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括王龁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小说硬刚白起赵括王龁》,由网络作家“赵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什么?赵王竟然让我们交出大半粮草,再调拨十万军队给这个赵葱?”司马越看着新到的诏令,一脸不可思议。“凭什么,我们可是打了胜仗的啊。郑安平都被我们活捉了,还有长平大营整个被我们吃掉,朝堂那些人难道都是眼瞎么。”另一名门客成召一脸不解。李云和李牧心里却是明白,根源在于赵括让毛遂帮忙上书,劝说赵王议和。李云习惯性的用行动说话,一言不发,只是拍了拍自己右臂上的盾牌。李牧却站出来,开口说道:“我军士卒连日作战,十分辛苦,刚好借此机会休息一番。不然万一像上次秦军那样炸营了,可就完了。”王容一脸忧虑的说道:“只是我们虽然打了胜仗,但是大王给的赏赐实在不多,那些留守后方的士兵拿得很少。现在局势我们全面占优,这些之前没有参战的士卒很想去前线博一把。...
《全文小说硬刚白起赵括王龁》精彩片段
“什么?
赵王竟然让我们交出大半粮草,再调拨十万军队给这个赵葱?”
司马越看着新到的诏令,一脸不可思议。
“凭什么,我们可是打了胜仗的啊。
郑安平都被我们活捉了,还有长平大营整个被我们吃掉,朝堂那些人难道都是眼瞎么。”
另一名门客成召一脸不解。
李云和李牧心里却是明白,根源在于赵括让毛遂帮忙上书,劝说赵王议和。
李云习惯性的用行动说话,一言不发,只是拍了拍自己右臂上的盾牌。
李牧却站出来,开口说道:“我军士卒连日作战,十分辛苦,刚好借此机会休息一番。
不然万一像上次秦军那样炸营了,可就完了。”
王容一脸忧虑的说道:“只是我们虽然打了胜仗,但是大王给的赏赐实在不多,那些留守后方的士兵拿得很少。
现在局势我们全面占优,这些之前没有参战的士卒很想去前线博一把。”
“大王下令让我们调十万兵给赵葱。
过几天他应该就会带着虎符前来。”
苏射开口说道:“说句实话,打了这么久的仗了,前线的兄弟们也确实累了。
如果是马服子挂帅,那么不管赏赐多少,兄弟们肯定奋力死战。”
随着关系的进展,现在苏射也开始称呼赵括为马服子了,他继续说道:“但是如果换了别人挂帅的话,我看兄弟们都是不愿意上去拼命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划个章程,让那些想参战拼赏赐的兄弟们站出来,凑十万人,到时候直接交给赵葱就好了。”
“有道理。”
王容微微点头。
其实在场的人都明白苏射的意思,就是对于赵葱挂帅,心里都有些疙瘩。
赵括自己这段时间带领麾下士兵在前线鏖战,和一线的士兵将领建立了极其深厚的感情。
从内心深处来说,他肯定也不愿意将自己这些生死与共的部下交给别人指挥。
何况,作为穿越者,赵括当然明白掌握兵权的重要性。
十万精锐在手,全天下都任我横行。
君王都要认真思考你的意见。
手上没有一兵一卒,谁都可以指着你的鼻子骂娘。
之前和荀子交谈的时候,赵括心里那团一直没有熄灭的火苗就像碰到汽油一样被点燃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既然来到乱世,不做出一番事业,怎么行呢。
想到这里,赵括赞许的朝苏射点了点头,说道:“之前的战事,十分激烈,前线的将士十分辛劳,王上给的赏赐又不多,因此冷落了固守后方的将士。
既然现在战局情势向好,如果后方的兄弟们想出战,我们当然不能拦着。
司马越,你去调查一下,分出十万军,等赵葱来了,交给他。”
现在赵王的统治实际上还是比较稳固的,赵括明白,王令一来,自己可以应付或者敷衍,但是一旦违抗,赵王一个诏书就能让自己走人。
毕竟人家祖上好几代人努力数百年攒下的家业,不是自己一个穿越者两场胜仗就能动摇的。
“诺。”
司马越嘴上答应,心里早就做好了,挑选出最弱的十万人出去,精锐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是赵括的门客,也是赵括的死忠,凡事都以赵括的利益为先。
这种时候也是试探忠诚度的时候。
赵括心想,他没有指望所有人在面对如此大好的局面和唾手可得的军功的时候,会依然和他一起镇守后方。
于是赵括开口对麾下的将领们说道:“你们几个,如果有人想趁着这次我军占优,去前线挣功劳的,也快点提出来。
你们和那些大头兵不一样,你们是公族出身,有功劳以后是可以晋升的。”
李云指了指自己右前臂绑着的盾牌,依然没有回答。
李牧轻笑一下,同样没有说话。
他和哥哥李云祖籍是秦人,在赵国这里想要得到重用,除了去偏远寒冷的北方,就只有在赵括这里才有可能。
王容一向以赵括的叔伯自居,当然不会有这种想法,开口说道:“少君说的是什么话。
些许功劳有何用。
如果离少君而去,百年后我还有什么面目能见到老君上。”
骑兵统领苏射也说道:“故关以后,我的心已经被少君折服了。
长平之战之后,我更加决定用我的生命为少君效力。
离开少君去别人麾下做事,对我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司马尚等几名将领纷纷表态,只愿意为和他们一起出生入死的赵括效忠。
但是到了最后一个将领,缚豹这里,开始有了变化。
缚豹本来是廉颇的部下,之前镇守故关的时候被赵括赏识,长平大战的时候率本部作为第二梯队在前线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红着脸,朝着赵括行礼,开口说道:“感谢上将军之前给我的赏赐,我知道我拿的这份比上将军自己的还多。
我其实当了很久的裨将,本来想借着这次机会再立功劳,争取能够独挡一面。
这次追击秦军,收复空仓岭是个极好的机会。”
众人纷纷朝着缚豹投来鄙视的眼神,让他愧疚得低下了头。
赵括对此却没有出乎意料。
他才穿越来没多久,没有自己的后勤基础,赏赐的多少都要看赵王的心情。
之间赵括站起身来,走到缚豹面前,握住缚豹的手,开口说道:“故关一战,缚将军如果没有从关上主动杀出来,并且在僵持的时候果断杀掉逃兵稳住战局,可能今天我就没法站在这里了。
你和我一起出生入死过,那就是比亲兄弟还要亲的生死兄弟了。
我如果不让你去前线,阻挡你升迁的道路,那么我的做法,和禽兽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这话说得缚豹的脸更加红了。
赵括继续朝着众人说道:“我们被调出去的十万人,也是我们这段时间同生共死的兄弟。
今天大王命令别人统领他们,我心里是十分不舍的。
缚豹去前线,刚好可以对他们进行照应。”
这话说的是赵括的心里话。
只要不缺粮草,谁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士兵越多越好。
如果不是赵国政权极其稳固,赵括一穿越过来就直接清君侧去了,哪里还要在这里拼命。
你赵王三家分晋,祖上积德,关我一个穿越者屁事。
这是赵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此时韩王山的赵军,士气高昂。
一方面是打了胜仗,另一方面,赵括又把自己的赏赐,拿了一大部分出来,当作彩头。
原来赵括考虑到自己整顿军纪以后,军队精神高度紧绷,万一炸营,就完蛋了。
于是他发明了例如橄榄球、田径比赛等活动,他自己的那份赏赐就是彩头。
如果不是战时,赵括甚至还想搞一下演习和队列训练。
这些活动受到了将士们的好评,特别是赢家有赏赐的情况下。
虽然不多,但是极大丰富了将士的精神生活。
在等待赵葱到来的时候,赵括也顺便对门客队伍进行了补充。
他之前说过,将门客定在七十二这个数字。
长平一战,跟着他奇袭敌后的门客死伤大半,空出了二十多个位置。
宋意等作战英勇的士兵主动申请加入,苏射竟然好好的骑兵统领都尉不干,也想去给赵括当门客。
这当然被赵括拒绝了。
把士兵招进去当门客已经有点犯忌讳了,只是现在大家都这么干而已。
把骑兵都尉拉进来当门客,那真的就是自己作死了。
“少君,有个带木剑的剑客,拿着荀子签名的竹简,说是要来保护您的安全,但是只接受成为上客。”
擂鼓,聚将。
数十名将领在中军大营内,情绪高昂,求战意愿强烈。
赵括坐在桌前,却是一脸严肃。
有亲近的将领问道:“上将军为何如此闷闷不乐。”
赵括见有人问自己,心中喜悦,脸上却还是不动声色,犹如被人抢了五百万一样:“三年之力,废于一旦!”
随后赵括竟然朝着东方邯郸的方向直接跪下,眼含热泪。
众将不明就里,纷纷上前询问。
赵括狠狠捏了自己一下,眼泪多了一点,他装模做样抹了一下脸,继续说道:“秦狗和魏狗互相勾结在一起,魏狗在邺城和大梁聚集了大队人马,准备偷袭我们的邯郸。”
众将震惊,大帐内一时寂静无声。
赵括继续说道:“现在我大赵全部精锐都在我们这里,后方都是老弱病残,邯郸岌岌可危。
我心念吾王安危,难以自抑,因此流泪。”
这话一出,众将不由得大吃一惊,但也纷纷感念赵括的忠义。
赵括继续说道:“我自小呕心沥血,苦读兵书,就是为了今日名扬天下,将秦狗赶回函谷关,为我大赵一统天下开辟基础,不想竟碰到如此绝境,该如何做,请诸位教我。”
大帐里众将面面相觑。
要说打仗,建功立业,这些职业军人当然是求之不得。
但是如果国都都没有了,那就算打赢了秦国,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救驾之功,可不比开辟疆土来得差。
邯郸就在赵国的边境,离魏国很近,可以说只要魏国愿意,一个冲锋就可以冲到邯郸城下。
魏惠王时期,离现在并不久远,魏国在庞涓的带领下曾经攻破过邯郸,虽然最后被孙膑采取围魏救赵的计策解决了赵国的灾难。
但是每个赵国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国都邯郸曾经被魏国攻破的耻辱。
在安静了片刻以后,有年轻将领高喊:“先杀魏狗,再回来杀尽秦狗。”
“杀光魏狗。”
“血洗大梁。”
赵括见此场景,从身后拿出一把箭,当众折断,高声说道:“为今之计,当然要先救我王和我国都。
我只恨魏狗作祟,竟然在这个时候背后捅刀。
我赵括在此立誓,今生不灭魏国,誓不为人!”
话音刚落,凭空响起了惊雷。
这吓得赵括差点坐在地上。
该不会老天爷把自己这话当真了吧。
那自己岂不是要真的把魏国灭了,自己哪有这本事。
众将却被这折箭誓言鼓舞,纷纷应诺:“不灭魏国,誓不为人!”
群情激愤。
有几个老成的将领想要看看诏书,证实这件事真实性,见此场景,知趣的闭口不言。
在另外一座帐篷呆着的赵从也是双眼通红,双手握拳。
之前在中军大帐之内,只有他和赵括在的时候。
赵括的表演让赵从信以为真。
这里其实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巧合。
在赵国朝局中,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平原君赵胜为主的主战派,另一派则是平阳君赵豹为主的主和派。
廉颇和赵豹走得很近,但他却是被赵胜举荐的。
而赵括和他父亲赵奢,也算是赵胜手底下仅次于廉颇的将领了。
之前廉颇作为宿将,采取的防御策略起码保证了赵国不会由于贸然出击而元气大伤。
这样最起码给了赵国一个拼国力的机会。
赵国虽然不如秦国,但是如果赵国能够争取到周围国家的帮助,保持僵持,甚至拖垮秦国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战国混战,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说这个时候的秦国是第一强国,那么赵国说自己第二的话大家也不会反对。
离秦国最远的齐国基本是站在秦国这边的。
韩国魏国甚至燕国都想着等赵国和秦国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来抢口肉吃。
楚国的态度暧昧不明,剩下卫国鲁国的意见一般没人在意。
廉颇虽然布下了层层防线,但是终究损兵折将,退守了第二道丹河防线。
而由于战场上的失败,在赵国朝局,之前强烈建议赵王不要接收上党地区的主和派占了上风,赵王竟然在派出了郑朱前去秦国议和。
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并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
于是外援没了,议和也没下文,年轻的赵王只能派人出战,想从战场上把谈判桌上没拿到的东西拿到手。
而赵括,作为主战派里看起来最能打,兵法最熟悉的将领,也是最支持和秦军决战的将领,同时也由于他父亲赵奢具有战胜秦军的宝贵经历,因此当仁不让,换下廉颇。
这里面,固然有秦国的离间计在里面,未尝不是平原君也在背后推波助澜,顺应赵王的意思,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这些事情赵从是知道的。
虽然按照律令,赵从不能自行打开传令诏书,但是在临行之前,平原君还是专门见了赵从一面。
由于筹集粮草的艰辛,平原君赵胜十分疲惫,只是交代让赵从小心行事,遵从赵括的意愿行动。
赵从一直以为赵括的意愿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捅穿秦军,把秦军赶回老家。
赵括告诉他魏军攻打邯郸的时候,他一开始也很惊讶,但是联想到平原君之前脸上化不开的浓郁之色的时候,他就有点相信了。
而赵括声泪俱下的表演,让赵从更加深信不疑。
在赵从看来,赵括没有骗自己的必要。
这种事要是撒谎,可是欺君之罪,抄家灭族免不了的。
而且,在此之前,赵括可是全赵国最主战、最不在意将士生命和自己生命的将领。
换而言之,在赵国人眼里,赵括悍不畏死,一心只想着打仗,建功立业,超过他的父亲马服君。
赵从甚至还非常同情赵括,好不容易手握四十五万大军兵权,兵强马壮,对面最强的统帅白起据说病重,现在领兵的王龁根本不被之前的赵括放在眼里。
男儿建功立业名扬天下的时候就在眼前,赵括却由于魏国背后捅刀失去一战成名的机会。
可悲可叹。
他完全想象不到,如果魏军进攻这件事是假的话,赵括会怎么死。
电光火石之间,蔺相如又拿出了看家本领,装作扭捏的开口说道:“不瞒大王说,赵括这次,把邯郸城里的房子都变卖了,送到臣下这里,想让臣下帮忙说道一下,扩大一下封地。
他觉得自己的封田,太少了。”
“这赵括,竟然,哎。
寡人就是纳闷,怎么一个没打过败仗的将军会上书议和,原来是为了暗示寡人给他加封地啊。
话说起来,打了胜仗,这个封地确实应该加的。
这不是要等打完了,一起给他嘛。”
听完蔺相如的话,赵王对赵括的观感又重新好了一些。
他还以为,赵括就是想要封地还想要名声,但每次都拐弯抹角不直说,又当又立的。
不过赵王想到自己给被赵括生擒的郑安平封了君加了封地,赵括心里会不平衡也不足为奇。
当兵打仗为了啥,升官发财呗。
赵王都有点后悔自己没有第一时间给赵括增加封地,而只是送了匹马过去。
不然说不定赵括也就不会委托毛遂上书建议议和,自己也就不会烦恼元帅的人选了。
不过,王,不会错,也不能错。
看见赵王正在沉思,赵胜赶紧也为赵括说话:“大王,马服子的母亲可还在邯郸啊。
他平常是以孝顺和兵法闻名我赵国的,断然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害了他母亲啊。”
说完,他还有意无意看了一眼郑安平,这让因为投降导致全家被杀的郑安平心中萧索,面红耳赤。
他在投降的时候就明白这个结果。
但是当时,对于自己生命的渴望超过了一切。
“没错,马服子也是宗室的旁系,他的利益和赵国息息相关。
他绝对不会干出出卖赵国利益的事的。”
虞信也说道。
“没错,不然赵括将军怎么会在之前,冒着生命危险,只带了一千人就敢去袭击秦军呢。
都是为了我们赵国他才这样做的。
这样的人,怎么会出卖自己的国家呢。”
以为自己收了赵括贿赂的建信君也遵守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开口说道。
郑安平的脸更红了。
赵王听了这些话不断点头,开口说道:“让赵括守护我军后路,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寡人准了。”
赵括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一文钱的礼都没送过,却成为赵人眼中的行贿大师。
用金钱攻势,让蔺相如、建信君等人都为自己说话。
“关于我军主帅一事,臣有话说。”
秦国重点贿赂的对象楼昌看见赵括守护后路,廉颇挂帅,心里直叫不好。
万一赵国赢了,秦国给他的贿赂不就少了。
对于他来说,个人的利益远远大于国家利益。
“楼卿有何话说。”
“回禀王上,臣下听说,廉颇在前线,多次抱怨我王没有给他充分的后勤保障,导致粮草不继。
而且对于此次出战,他也是反对的,他认为我赵军先前获胜主要是依靠赵括的超水平发挥。
此外就是我军采取了守势,依靠了工事。
除了部分精锐之外,我军单兵素质远不如秦军,此战堪忧。”
“岂有此理!”
赵王大怒。
“千真万确。”
另一名秦国重点公关对象上卿赵郝往前一步,开口说道:“廉颇是最早守卫长平的将领。
结果一路打下来,接连丢失空仓岭防线、光狼城等重要地点,手下裨将和都尉都被斩了好几个。
上次让他去替换舒祺我就是反对的。
我看他就是被秦军吓破了胆,不敢和秦军正面作战。
如果要不是赵括将军亲自出手,我看长平关他也是攻不下来的。”
“廉颇将军久经沙场,岂是你这样的小人可以随意评价的。”
还没等赵王发话,一旁听得无比愤怒的宗室赵禹就站出来指责赵郝。
以往,这时候会开始一场犹如菜市场一般的对骂,随后上升到人身攻击,甚至还有过全武行的经历。
但是今天,意气风发的赵王眼看局面即将失控,直接将桌上装蜜浆的青铜爵摔到地上。
砰!
朝堂里一片寂静。
赵括打败秦国两次以后,赵王觉得自己腰杆挺直了,说话更有自信了。
而且,他说话有人听了。
因为之前让赵括替换廉颇,正是出于他的决策。
于是,赵国朝堂,奇迹般的恢复了秩序。
“有话说话,就事论事。
不要扯远,再有下次,统统滚出去。”
“臣知罪。”
“臣知罪。”
平阳君赵豹站了出来,开口说道:“臣下以为,廉颇继续带兵追击秦军,确实不是明智的选择。
廉颇说过,要以赵括将军马首是瞻。
之前让他挂帅攻打长平关,是希望他和赵括将军密切配合,不至于互相扯后腿。
眼下我军要进行战略进攻,虽然任用赵括守护后路。
但是也怕赵括心中有怨,影响了廉颇,导致功败垂成。”
赵豹说的义正言辞,但是他实际的想法却是不希望平原君赵胜的势力继续加强。
毕竟赵括和廉颇都是赵胜举荐的。
“平阳君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赵王沉吟。
刚刚秦国回来的使者郑朱小声提议道:“庞煖将军屡立功勋,是否可以为帅。”
“庞煖长期守卫邯郸,宛如镇国柱石。
眼下魏国、韩国态度暧昧,随时有可能偷袭我国。
庞将军此时,绝不可轻动。”
庞煖可是赵王最信任的武将,绝对不会被赵王放出去。
不然赵王晚上就不要睡觉,通宵抱着剑看着门口会不会有人来加害自己了。
“乐毅、田单呢?”
宗室赵禹问道:“乐毅推弱燕之兵,破强齐之雠,屠七十城,天下无双!
田单驱强齐之众,报弱燕之怨,收城七十,迎复襄王,威名赫赫。”
这两人确实是十分适合挂帅的人选。
如果年轻二十岁的话。
但是如果两人年轻一点的话,之前也不会有赵括什么事了。
赵王一声长叹。
乐毅和田单已经是随时可能故去的风烛残年了。
如果带兵到一半,突然有个三长两短,那赵国除了退兵,还能怎么办。
“臣这里,倒是有一个绝佳的人选。”
建信君开口说道。
不用说,他又是收钱办事了。
这次非但秦国给了不少,那位他口中的人选也给出了满意的价格。
可怜赵国,主帅的人选经常都是被秦国用金子砸出来的。
“建信君举荐何人啊。”
赵王问道。
“臣下举荐的此人,和赵括一样,也是弱冠之年,同样是宗室中人,忠诚度绝对没有问题。
此人长期奉命在塞外驻守。
在赵括击败秦军的同时,此人多次击败了匈奴人对代州的进攻,斩首近万,稳定了我国的北疆。”
“宗室中竟然有此俊才,他人现在何处。”
赵王大喜。
但是谁都知道,赵王此时是在表演。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是谁。
“人就在殿外,此人乃是我赵国宗室,赵葱。”
话音刚落,一个英武的男子高昂着头走了进来。
这是一个不畏艰辛,也不怕死,敢于进攻的将军。
他的名声和战绩确实不错,众人对于他担任主帅,心里基本都是认可的,纷纷点头。
只有蔺相如、庞煖等少数几人内心忧虑。
北方是一片平坦,赵军骑兵和战车兵可以充分发挥优势而长平那里,山路崎岖,擅长进攻的赵葱在那里,会不会水土不服呢?
范雎痛心于自己无奈的选择,回想起自己和郑家人相处的一点一滴,心如刀割,侍从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
“我不是让你别来打扰我么!”
范雎愤怒的看着侍从,眼里快要喷出火来。
“大王来了。”
侍从低着头,小声说道。
“快,伺候我沐浴更衣。
你赶紧把香点起来,把蜜浆端上来。”
“不必了,寡人来看自己的仲父,不用搞这么大的阵仗。”
秦王自顾自走了进来,挥手让侍从下去。
跟他一起进来的,还有范雎钦定的接班人蔡泽。
“来,坐寡人对面。”
秦王一脸温和,丝毫看不出生气的迹象。
这让范雎更加羞愧,低下了头,许久不敢说话。
“郑安平的事,不是你的错。
寡人知道,你派郑安平去前线,是为了让那些负责后勤的人努力保障我军补给。”
“王上...”范雎抬起头,一脸感动。
秦王笑了笑,接着说道:“白起毕竟是穰侯推荐的,又战功赫赫。
你平常为了压制他,避免他屡战屡胜后万一造反,无人可以控制,因此处处和他作对,寡人是明白的。
那些文官都以为你和白起不和。
秦法森严,他们平常对白起的后勤,虽然没有缺漏,但也有些小动作。
比如说要征发一万只鸡和羊前往前线,他们会拿一些没长大的鸡仔、羊羔去充数。
要十万石粟米,他们有时候会夹杂一些快过期的陈米。
至于果蔬,反正运出去的时候肯定是没烂的,但是路途遥远,到了前线烂了臭了也怪不得他们。
还有魏国运过来的粮食,到了我国以后都要清点以后才能送往前线。
清点快慢,也是在他们手上。
寡人明白你的心意。
你把自己的救命恩人郑安平派到前线,就是要告诉这些人,不要搞小动作了。
这次是国战,大家都要努力,不要因为你和白起的恩怨影响大局。
也确实起到了效果。
这次的后勤补给,做得很好。
郑安平的事,不能怪你。”
“多谢大王。”
范雎激动得眼泪都快流了下来。
“无妨。
寡人反而以为,此次赵军是不败而败。
而我军,是不胜而胜。”
“大王此话从何说起。”
“你以为我军退出店上以后,赵王会同意议和么?”
“断然不会,赵军刚刚在长平那里获胜,又拿下了长平关,正是士气旺盛的时候。
赵括真乃孙武再世,孙膑重生。”
范雎说道,一脸惆怅。
“谁都知道赵王肯定会让赵军打下去,为何我一定还要让白起撤回去?”
秦王问道。
范雎不解,反问道:“为何?”
“一,骄兵必败。
二,他们都以为白起在撤退的时候亡故,一定会想来占便宜。
之前我军处于攻势,赵军处于守势,赵军依托工事和地形的优势,抵消了我军单兵素质高的优势。
现在攻守易势。
我军虽然只剩下四十万人,兵力没有优势。
但是光狼城那里,早就固若金汤,而且埋伏已经部下。
只要赵军敢来,我军依然胜券在握。”
范雎忧虑的说道:“但是,对面主帅可是赵括啊,这样的将星,难道不会识破我们的埋伏么?”
听到这里,秦王刚才自信慢慢的表情瞬间消失,脸上垮了下来。
蔡泽见状,开口说道:“请恕我直言,我王和恩相有点当局者迷了。”
“从何说起。”
秦王好奇的问道。
蔡泽拱拱手,大声说道:“我国制度优势摆在那里,君王圣明,上下齐心。
王上礼贤下士,敢于启用其他国家的人才。
恩相是魏国人,我是燕国人,这是其他国君很难做到的。
我们可以输一次,两次,三次。
但是其他各国,只要输一次,就会面临亡国灭种的风险。
其次,我王一统天下的障碍,其实在于其他国家联合。
此战我军的最初目的是迅速打败赵国,歼灭赵军有生力量,削弱赵国国力,为统一战争做准备。
大势在我们这里,我大秦一统天下,是早晚的事。
如果战局按预计发展,我军在击败赵国以后,将会面临魏楚联军的攻击,齐国和燕国可能都会一起进攻我们,所以之前我们的战略是引诱赵军进攻,争取迅速击败并全歼他们。
而现在,赵军占优,那么魏国、楚国等国怎么会再去帮助赵国呢。
相比我们,他们更不愿意看见一个强大的赵国啊。
赵武灵王震慑天下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接下来的战事,如果我军获胜,歼灭赵军,那还是完成了战略目的。
下一步我军甚至可以考虑放弃长平,将这个地方交给赵军和魏军去争夺。
我们积蓄力量,下一次进攻就是我大秦一统天下的时候。
但是其他国家肯定希望我们和赵国两败俱伤。
如果我军战败,那么其他国家肯定会蜂拥而上,进攻赵国。
那我们也可以继续积蓄力量,等到他们互相征伐完毕以后,我军坐收渔利。
这些策划,都是建立在大王您多年的努力上,让大秦拥有了这片土地上最强劲的国力。
让我们有了无数的选择。”
说完,蔡泽朝着秦王深深鞠躬。
随后。
蔡泽又说出了一个让秦王无比震撼的消息。
赵军再次换帅了。
新任的主帅不管是谁,为了证明自己比赵括强,一定会大举进攻。
光狼城那里的埋伏,一定不会白费了。
秦王心里安定了许多。
只是,他明白,由于赵括的存在,有生之年,他应该是做不到一统天下了。
这样的大业,只能交给自己的后代来完成了。
想到这里,秦王嬴稷长叹一声,他已经六十五岁了,在这个时代他属于十分高寿了。
之前对于胜利那种极度的渴望完全就是源于他希望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可惜,自古明君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他早年在燕国作为人质,吃尽苦头,本以为今生无缘大位。
后面赵武灵王武力威胁,他才意外的当上了秦王。
赵武灵王做梦都不会想到,他的本意是拥立一个对赵国亲善的秦王,没想到却为秦国带了一位千古明君。
没有人能比嬴稷做得更好了。
他在位这些年,熬过了宣太后的听政,解决了当时四贵的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泾阳君公子芾、高陵君公子悝擅权,拜范雎为相,稳定巴蜀,消灭义渠,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在这段时间,秦军也在白起、蒙骜、麃公等人的带领下,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
离统一很近了。
可惜,岁月不饶人。
秦王心里明白,是时候考虑一下接班人的事了。
七年前,太子赢悼在魏国去世,对他打击很大。
但是国不可无储君。
他在五年前立了赢柱作太子,但是赢柱年纪也不小了。
不知道赢柱的后人们,有哪一个可以接过这个重担呢?
从新庄到西阳的直线距离大概几十公里,如果道路通畅。
急行军两天也就到了。
但是赵括这次带手下走的,却是在深山老林里的路,而且专门避开那些好走的山路。
因为他不知道,秦军是不是也是通过这些道路奇袭了长平关,在路上是不是还有守卫。
赵括对这里的地形非常了解,他早就规划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线。
这条路线十分偏僻,有许多地方怪石凌立,有时候,赵括必须让人把木板架在石头上,然后让前面的人拽,后面的人推,手脚并用,把独轮车推过去。
还好这次带的是独轮车,便于操作,赵军十人负责一辆,速度虽然不快,但是团结一致,很快在深山老林里面开始了行军。
有时候会有大树挡路,这时候有在前面负责开局的战斧手就要负责砍树。
大部分战斧手都是将披挂放在车上,轻装上阵。
只有宋意,说什么都不愿意把自己背上那把大锤放下。
但他天生神力,身背重锤,砍树的速度却也不慢。
赵括自然是带队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这几天他从宋意身上学了不少辨别方向的窍门。
东方和西方可以靠太阳来辨别。
南北就要看植被了。
先看树叶,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面。
其次看树的年轮,年轮密集的一面是北面,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南面。
实在不行,找一块醒目的岩石来观察,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
这些看似和行军打仗无关,但是赵括却明白,要达成兵法所说的例如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等等,这些东西是基础。
有赵括带头,赵军的速度明显比预想的快。
赵括本来还想带头推一辆独轮车,可是他明显没有掌握开车的诀窍,好几次路上翻车,拖累了速度。
于是干脆就把几个战斧手的给养背到身上。
这些给养其实说重也不重,放独轮车上运也不会增加太多负担。
但是赵括作为现代人,他明白给我冲的效果远不如跟我冲来得好,也知道身先士卒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作战的时候,也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
他这样的做派,确实让随行的赵军个个生龙活虎。
本身这些被选出来的赵军就属于比较忠诚士气比较高昂的,当下人人奋勇争先。
这一路上,经常会有车轮卡住,独轮车散架等事情的发生,但是士卒们的反应远比平时迅速,立刻就把物资捡起来,有的就直接背着跟着大部队走,修不好的独轮车就扔了。
有的不小心摔跤跌倒了,手臂断了,就用木板夹住,忍着痛跟着大部队。
赵括的意思是让人护送他们折返回去,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
毕竟赵括这次出来,带的人实在不多。
本身受伤减员,就很可惜,还要连累袍泽送回,那更加影响战斗力了。
他们嘴上说着到时候帮忙看守辎重,其实心里都明白,这样的突袭,在开战以后,是没有辎重需要看守的。
他们只是想陪着自己的上将军到荣耀即将开始的地方,目送上将军走向流传万世的荣光。
然后自生自灭。
有一个赵军在扛车过一段乱石丛生的地方的时候,摔了一跤,大腿弯成一个令人看了头皮发麻的九十度。
他咬牙忍住,额头上不断流出豆大的汗珠,努力着想要站起来,却发现自己办不到。
他绝望的想要哭泣,但是突然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拿出短剑,朝自己脖子上抹去。
赵括眼尖,在他出手之前用力握住了他拿剑的手柄,吩咐门客把他送回去。
那个赵军不愿意,哭泣着请求赵括将他留在原地。
赵括没有答应。
他取出两个木架子,将那个赵军的大腿固定住,然后又做了一个简易担架,自已主动抬起了最前面的那头,将那个赵军安置到了一个平坦的地方。
此时临近夜晚,赵括招呼大家就地休息。
军士们取下独轮车的木架,当作帐篷的固定架子。
宋意带头,在宿营地旁边洒下雄黄酒和夜来香防止蛇虫,成召带人往外搜索一段确认没人以后在营地附近点了几堆篝火。
布置了暗哨。
赵括看着每个人都喝上热水以后才开始吃饭喝水,他走了一天,十分困乏,却依然主动站了第一班岗。
接班的士卒想要提早接班,被他笑骂着赶了回去,那个士卒却没有回去休息,站在不远处陪着赵括站了好久的岗。
回去睡觉的时候,赵括还专门过去看望了一下那个大腿骨折的军士,野外天气冷,赵括脱去自己的外衣,盖在那个军士身上。
夜幕浓厚,赵括并没有看见,那个士兵脸上,慢慢滴落的泪珠。
第二天早上醒来,赵括发现那件衣服披在自己身上,他下意识一惊,赶忙站起来,朝着那个士兵的位置走去。
那个大腿骨折的士兵已经不见了。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
“怎么回事,谁干的。”
赵括怒问道。
“将军,马三三他昨晚自尽了,临走前让我把衣服拿走,说不能让自己的血脏了您的衣服。”
一名军士黯然的说道。
“你怎么不拦住他!”
赵括愤怒的问道。
宋意走了过来,一脸沉重,但是坚毅的说道:“上将军,我们每个人在出发的时候都做好这样的准备,不拖累袍泽,不拖累您。
死前能够让上将军亲自盖上被子,马三三说这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赵括沉默,他感觉自己背负的东西又多了许多。
许久,他无力的说道:“入土为安,有没有给他立个墓碑,以后有机会,带回去风光大葬。”
营地中央有一个小土丘,就是几个赵军将士昨晚给马三三挖的墓,上面有个木牌,是从木架子上切了一块下来,用泥土写着马三三之墓。
赵括在墓前站了一会,脱去自己的外袍,盖在土堆上。
随后,他转过身,一脸坚毅,用力挥手,招呼全军开拔。
他本来预计七天到达指定位置,还预留了三天机动时间。
然而,仅仅第三天,赵军就完成了大半的路程。
最新评论